行政诉讼是有期限的,依据不相同种类型的行政诉讼案件,法律规定是如此的:1.提起行政诉讼期限有三种状况:①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或者自由选择诉讼的案件,在了解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。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;②需要先提起行政复议(复议前置)或者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后诉讼的,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。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;③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,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。2.立案期限。人民法院接到诉讼状后,须在7日内立案,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。原告对裁定不服,可以提出上诉。
3.第一审期限。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作出第一审判决。遇见特殊状况可以申请延长。 4.提起上诉的期限。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,须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;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,须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提出。 5.第二审期限。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,遇见特殊状况可以申请延长。中国普法网 > 律师入门 >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
猜你喜欢
- 10-19 广州违法建设查处条例(修订草案)
- 09-08 国家公务员离职三个月内予以审批
- 08-16 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有什么区别是什么?
- 07-29 原告的诉讼权利(下)
- 07-29 原告的诉讼权利(中)
- 07-29 怎么样确定诉讼请求(上)
- 07-03 什么诉讼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?
- 热点排行
- 热门推荐
- 热门城市